山东华云防雷防雷装置检测中心
电话:17705316877
孙先生:15753104889
井先生:15624581807
金先生:15305311277
网址:http://www.21lp.cn
地址:济南市历下区奥体西路1222号力高国际3-2111-1
以《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发布实施为标志的防雷监管体制改革实施近4年来,继续保留了气象部门对防雷减灾的行政主管部门职责,保留了气象部门对从事电力、通信雷电防护装置以外防雷检测资质的审批职能,保留了气象部门油库、气库、弹药库、化学品仓库、烟花爆竹、石化等易燃易爆建设工程和场所,雷电易发区内的矿区、旅游景点或者投入使用的建(构)筑物、设施等需要单独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的场所,以及雷电风险高且没有防雷标准规范、需要进行特殊论证的大型项目进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从事电力、通信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单位的资质证由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和国务院电力或者国务院通信主管部门共同颁发。
国发(2016)39号文件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继续依法履行防雷监管职责,落实雷电灾害防御责任。中国气象局、住房城乡建设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建设工程防雷管理工作机制,加强指导协调和相互配合,完善标准规范,研究解决防雷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优化审批流程,规范中介服务行为。
4年来,气象部门高度重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中国气象局主持修订了防雷检测资质认定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颁布了《防雷安全检查规程》、《雷装置检测质量考核通则》、《防雷装置检测机一定程度上构信用评价规范》等防雷管理与技术业行标准。各省级气象主管部门相继制定发布了雷电易发区域及其防范等级,下发了重点防雷安全单位管理办法,各地探索“互联网+防雷监管”形式,广东等省防雷安全监管平台和信息平台投入使用。各级气象局组织开展了防雷安全检查执法、防雷安全执法检查。2019年4月中国气象局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强化意识,压实防雷安全监管责任、精心组织,全面开展防雷安全重点单位隐患排查、多措并举,严格落实防雷安全重点单位主体责任、创新方式,不断提升防雷安全监管能力
4年来部门对防雷安全监管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气象部门作为防雷安全的组织管理部门,其监管力量与能力需要加强,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还不健全、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没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气象部门是以气象监测、预报服务为主要职责的事业单位,社会管理所需要的人、财、物支撑不足,防雷安全监管的专职队伍和工作经验不足。
二、气象部门是垂直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还有差距,难以融合到地方综合执法体系中。
三、气象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依然从事防雷检测、设计、施工的创收,大部分企事业单位还没有完成与气象主管部门脱钩。气象部门一定程度上“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削弱了气象部门对防雷安全监管的权威。
四、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主管部门负责本行业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由于这些部门社会监管的任务繁重,防雷安全监管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有的部门对防雷安全监管重视不够、措施不够有力。
五、防雷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标准体系不健全。相关部门对防雷检测资质发放、计量认证管理、信用管理的相关规定还有许多交叉甚至矛盾的地方。防雷企业对资质监管主体、防雷市场监管主体认识不一,影响了防雷监管的效果。比如去年某公司质疑气象部门对新建建筑物防雷检测行为不当的处罚,向当地法院提出诉讼,至今法院还没有判决。
几点建议:
一、要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将防雷安全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地方政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二、气象部门作为防雷安全监管主管部门要积极与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水利、电力、核电、通信等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并落实建设工程防雷安全管理经常性工作机制,推动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
三、气象部门要加强与应急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合作,通过部门联合发文明确对防雷安全责任主体的监管要求,积极开展联合行政执法检查,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
四、要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成立各级防雷协会,防雷协会承接部分防雷监管职能,发挥防雷协会在防雷安全监管中的作用。
五、从事防雷相关业务的气象部门所属企事业单位要加快与气象部门脱钩或者不再从事防雷相关业务,便于气象部门轻装上阵,全力以赴从事防雷监管工作,当好“裁判员”。
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提高监管效能;